广东男篮在休赛期的一系列操作引发了广泛关注,尤其是内线阵容的调整策略。球队选择续约年轻中锋徐昕并引进外援萨林杰,同时未对现有内线群进行大规模重组,这一决策明确传递出管理层对主教练杜锋的信任,以及新赛季冲击总决赛的决心。
**续约徐昕体现长远布局**
21岁的徐昕上赛季场均出场时间不足15分钟,但2米26的身高和3米62的站立摸高展现出独特天赋。管理层为其提供3年B类合同,既避免了年轻球员流失的风险,也给予其成长空间。值得注意的是,徐昕的防守效率位列联盟同位置前十,其护框能力正是广东队防守体系的重要补充。这种培养模式延续了广东队"以老带新"的传统,易建联退役后,球队需要新的内线支柱。
**萨林杰加盟补强关键短板**
深圳队旧将萨林杰的签约堪称神来之笔。这位31岁的大外援上赛季场均仍能贡献23分13篮板,三分命中率保持在35%以上。他的到来直接解决了广东队内线得分效率低下的问题。更关键的是,萨林杰丰富的CBA经验能实现即插即用,这与杜锋强调的战术执行力高度契合。他的策应能力(场均4.1助攻)还将激活广东队的外线火力群。
**拒绝重建背后的战略考量**
放弃内线推倒重来需要勇气。周琦离队后,广东队保留任骏飞、张明池等轮换球员,看似保守实则明智。首先,现有阵容已建立成熟的防守轮转体系,其次,杜锋的"小球战术"对传统中锋依赖度较低。更重要的是,保持阵容稳定性有利于年轻球员成长,避免重蹈某些球队频繁换血导致战绩波动的覆辙。
**杜锋的战术适配性**
作为三冠教头,杜锋最擅长根据现有配置设计战术。萨林杰的全面性能支撑起"一大四小"体系,徐昕则可作为特定场合的战术棋子。这种人员搭配既保证进攻空间,又维持防守强度。上赛季季后赛证明,当胡明轩、徐杰等外线保持健康时,广东队完全具备争冠实力。内线的适度补强而非重建,正是基于对核心框架的自信。
**新赛季的挑战与机遇**
辽宁队内线老化、广厦队伤病隐患等客观因素,为广东队提供了机会窗口。但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平衡即战力与未来发展。徐昕需要将场均数据提升至8分5篮板以上,萨林杰则要保持至少25分钟的巅峰状态。如果这两点能够实现,配合原有的外线优势,广东队完全可能复制2021年季后赛的成功轨迹。
这套建队思路展现了中国职业联赛少见的连续性思维。与其盲目追逐大牌引援,不如针对性补强。当多数球队还在为外援适配性头疼时,广东队已经完成了战术拼图的最后一块。这种务实的操作方式,或许正是他们保持二十年竞争力的核心密码。新赛季的CBA赛场,广东男篮的内线表现将成为观察杜锋执教艺术的最佳窗口。